
生意社05月19日訊 為準確了解中國涂料工業的國際競爭力水平,比較中國涂料企業與世界級企業的差距,推動中國成為世界涂料制造中心,提高中國涂料工業企業的知名度和競爭力,國內涂料行業首家財經媒體《涂界》(Coatings Industry)雜志聯合中國涂界網序標準完全一致,即按企業營業收入多少為依據(以集團為單位,集團下屬多個企業的應合并其營業收入),以企業2014財年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指標作為最終排序指標,排出2015中國涂料企業50強名單。 根據榜單來看,上榜企業最低入圍門檻為6.93億元。據悉,這是行業媒體首次向社會發布中國涂料企業50強榜單,希望能全面展現中國涂料經濟發展良好的實力、區位優勢和投資環境,也有助于提升中國涂料50強企業的知名度,進一步開拓國內外涂料市場。 營業收入占全國比例僅為27.93%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涂料行業銷售收入為3867.59億元,同比增長了11.9%。從經營收入來看,50強企業累計銷售收入為1080.07億元,占全國涂料總銷售收入的27.93%。 從企業規模分布來看,中國涂料50強企業的規模差距和數量分布很不平衡。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僅有2家,分別為立邦中國、阿克蘇諾貝爾中國;銷售收入在30-100億元之間的企業數量為5家,在20-30億元之間的企業數量為6家,在10-20億元之間的企業數量有26家,在6-10億元之間的企業數量有11家。(如表1) 排名第一的立邦中國銷售收入達到134.85億元,而排名第50名的金力泰(23.470, 0.53,2.31%)營業收入為6.93億元,約為立邦中國的1/20。此外,50強前10名與后10名比較:排名前10名企業的營業收入達到554.12億元,占50強企業的51.30%;而排名后10名企業的營業收入總額僅為80.95億元,占50強企業的7.49%,前10名營業收入為后10名的6.85倍。 外資企業強大民族企業孱弱 在榜單中,立邦中國以134.85億元的營業收入,成為中國涂料企業的“帶頭大哥”,排在第2名的是阿克蘇諾貝爾中國,其營收達到112.94億元,第三名被PPG中國獲得,其營收規模為95.72億元。 其他排在4-10位的分別是:巴斯夫上海、威士伯中國、嘉寶莉、佐敦中國、艾仕得中國、湘江涂料、華誼精化。根據榜單來看,前10強企業中,外資企業占據了7席,而且包攬了前五。 從經營收入來看,上榜企業累計銷售收入為1080.07億元,占全國涂料總銷售收入的27.93%。榜單前10強企業累計銷售收入為554.12億元,占榜單總收入比例為51.30%,占全國比例為14.33%;外資企業16家,累計銷售收入為628.23億元,占榜單比例為58.17%,占全國比例為16.24%;民族企業34家(含港臺),累計銷售收入為451.84億元,占榜單比例為41.83%,占全國比例為11.68%。外資企業表現強勢。(如表3、表4) 50強企業地域分布不均衡 從總部所在地分布來看,廣東地區上榜企業數量為16家,上海市15家,北京市、湖南省、遼寧省各3家,安徽省、天津市各2家,山東省、河北省、福建省、湖北省、江蘇省、浙江省各1家。 從銷售收入來看,廣東16家企業累計銷售收入為211.32億元,占榜單總額比例為19.565%,平均每家企業銷售收入為13.208億元;上海15家企業累計銷售收入為614.31億元,占榜單總額比例為56.877%,平均每家企業銷售收入為40.954億元;北京、湖南、遼寧地區累計銷售收入分別為45.44億元、42.72億元、38.67億元,占榜單總額比例分別為4.207%、3.955%、3.580%,平均每家企業銷售收入分別為15.15億元、14.24億元、12.89億元。(如表5) “中國涂料企業50強”的發布,對于了解分析中國涂料產業經濟發展趨勢,把握發展規律,研究大中型涂料企業的發展特征,展示涂料產業經濟發展成就起到了積極作用。此外,還將給涂料經銷商選擇代理品牌提供決策參考依據,以及為房地產、家具、汽車、船舶、家電、工業制造業等涂料下游應用行業,提供更為可靠的依據。 榜單的發布,是以數據化為其重要特點,用數據真實記錄和見證中國涂料企業從小到大、快速發展的歷程,為全社會客觀認識涂料產業經濟的作用和貢獻提供了定量依據;同時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國內外經濟環境、宏觀經濟政策對涂料產業經濟發展的深遠影響,為分析涂料產業經濟發展水平及區域分布、產業結構、投資方向等,制定政策提供了基礎數據的支撐。 與此同時,50強榜單的發布,是了解和認識中國涂料產業和企業的重要渠道,不僅可以引導涂料企業自身的健康發展,也極大地促進了涂料產業區域經濟的發展。榜單還可以為國家各級政府部門引導涂料產業及企業健康發展提供了數據基礎,提出大型涂料企業發展的方向性問題。 2015年中國涂料企業50強排行榜
|